当前位置:首页 > 妇科内分泌 > 排卵期出血

排卵期出血是怎么回事?

发表时间:2016-07-25 编辑:妇产专家

女性的排卵日期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16天左右。此时,正处于上次月经和下次月经的中间。不少女性发现处于这样一个时间段,却出现了少量的出血,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小腹疼痛,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排卵期出血。那么,排卵期出血是怎么回事?

沈阳新时代医院的医生介绍,从医学角度来解释,排卵期出血是指在月经中期,即排卵期,由于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使子宫内膜失去激素的支持而出现部分子宫内膜脱落引起有规律性的阴道出血,称为排卵期出血。

排卵期出血是怎么回事?

之所以会出现排卵期出血是因为正常妇女的月经周期中,第12—14天是排卵的日期,这时由于卵泡的破裂,雌激素的起伏变化,致使血管通透性的改变而红细胞渗出血管,造成阴道少量流血,这就是排卵期出血现象。排卵期出血的排血量是比较少的,有的仅为咖啡色分泌物。一般来说,排卵期出血2-3天可自行停止,较长可达7天。

导致排卵期出血大多是由生理原因所致:

●性激素分泌失调,使得排卵时激素水平波动较大而使出血明显。

●子宫内膜慢性炎症或卵巢表面炎性增厚,使得排卵时子宫内膜充血明显,出血不易自行停止,或炎性增厚的卵泡表面破裂出血较正常量增多,并随输卵管蠕动反流至宫腔,经阴道排出体外。

除此之外也有可能是病理原因所致:

●功能性子宫出血及服黄体酮、乙烯雌酚、避孕药等激素药物停药后可引起阴道出血。

●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子宫颈癌、子宫体癌以及卵巢的颗粒细胞瘤都会引起阴道出血并伴有赤白带。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以及肝功能损伤而致阴道流红,伴皮肤有出血点。

●老年性阴道炎、子宫颈糜烂及子宫颈息肉,多在妇科检查后或性生活后有少许新鲜出血,平时可能有血性白带,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殖症也能引起阴道出血。

●停经后不规则出血,发生在育龄妇女中,首先考虑为妊娠有关的疾病,如流产、宫外孕,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

排卵期出血该怎么办?

沈阳新时代医院的医生介绍,排卵期出血多发生在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引起排卵性出血的原因,是因为卵泡破裂,排卵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不能维护子宫内膜的正常生长而发生内膜突破性出血.不必担心,这种现象也是一种生理现象,建议严密的观察,如果出血量多或是出血时间超过一周的话,建议去医院检查排除有妇科炎症引起的可能。

 

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专家团队 | 新时代技术 | 在线咨询
咨询电话 024-23246666 咨询QQ:800096338
医院地址:沈阳市 和平广场东 辽宁省委南